2025年07月31日,由“科技评估标准化试点项目”承担单位江苏华商企业管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组织专家,对徐州市中心医院完成的“肠梗阻介入诊疗关键技术研究及临床应用”项目进行评价。
评价专家委员会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1〕26号)文件、GB/T44731-2024等有关规定,本着分类评估、系统性、定性定量相结合、可溯源的评估原则,按照必要的程序,采用远程会议评价方式,全面评价科技成果的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等内容,以及对该成果的技术创新度、技术成熟度、技术先进度进行评估分级,评估结论如下:
1.提供评价的技术文件资料齐全、完整、真实可靠,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2.临床治疗技术创新:①研发了非手术小肠内支撑排列技术,有效治疗黏连性肠梗阻并预防其复发;②创新性提出选择性小肠造影概念,并率先建立了黏连性肠梗阻的造影分型体系;③改良导丝导管传送技术,显著提升了复杂性肠梗阻导管置入成功率,治疗病例5000余例。
3.治疗理念突破:①创立了癌性肠梗阻减压管保障下的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方案,突破了传统肠梗阻禁行肠内营养的临床限制,明显延长了患者生存期;②证实了经鼻型肠梗阻导管联合泛影葡胺可提升非手术治疗成功率。
4.手术方案优化:①通过结肠减压联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助力左半结肠癌性肠梗阻治疗从“Ⅰ期造瘘+Ⅱ期吻合”到“Ⅰ期根治吻合”的术式革新;②拓展了结肠减压术适应症范围,确立了结肠梗阻结肠减压联合带管/支架进食的治疗新策略。
5.技术创新度1级;技术成熟度9级;技术先进度5级。
综上所述,评价专家委员会认为“肠梗阻介入诊疗关键技术研究及临床应用”具有一定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评价委员会成员一致同意该科技成果通过评价。
本次评价专家委员会由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胡春峰主任医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刘鹏教授、梅州市人民医院李玉林主任医师、徐州市肿瘤医院李晓峰副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刘春红主任医师等专家组成。

(远程会议-评估项目组和咨询专家截屏)
来源:江苏华商企业管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