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3日,由“科技评估标准化试点项目”承担单位江苏华商企业管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组织专家,对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完成的“CTCF/miR-383-5p/HDAC9通路及RPR用于急性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诊疗一体化研究”项目进行评价。
评价专家委员会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1〕26号)文件、T/XAI
2-2024等有关规定,本着分类评估、系统性、定性定量相结合、可溯源的评估原则,按照必要的程序,采用腾讯会议评价方式,全面评价科技成果的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等内容,以及对该成果的技术创新度、技术成熟度、技术先进度进行评估分级,评估结论如下:
1.提供评价的技术文件资料齐全、完整、真实可靠,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2.该项目阐明CTCF/miR-383-5p/HDAC9轴在脑缺血中的级联调控机制,证实HDAC9通过内质网应激诱导凋亡的新机制,提出miR-383-5p和CTCF作为END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助力END早期诊断,为转化医学提供依据。
3.该研究证实溶栓前RPR与END独立相关。RPR联合RDW(反映炎症和红细胞异质性)及血小板(参与止血和炎症调节)的预测价值优于单一指标。
4.该研究采用IPC联合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后瘫痪患者进行早期干预,与单纯康复训练的患者相比较,发现治疗后各时间点联合治疗组患者的肢体FMA评分、BI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证实IPC联合康复训练进一步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缺损及日常活动能力。
5.技术创新度2级;技术成熟度8级;技术先进度5级。
综上所述,专家委员会认为“CTCF/miR-383-5p/HDAC9通路及RPR用于急性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诊疗一体化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评价委员会成员一致同意该科技成果通过评价。
本次评价专家委员会由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耿德勤主任医师、苏州市立医院徐兴顺主任医师、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邵丽主任医师、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魏秀娥主任医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周芯羽副主任医师等专家组成。

(远程会议-评估项目组和咨询专家截屏)
来源:江苏华商企业管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